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俄国人在距乌斯季斯特列尔卡5俄里的黑龙江沙土斜坡上建立起巴可罗夫斯基村屯,主要居民是额尔古纳哥萨克。在距离巴可罗夫斯基村屯50俄里的地方建立了亚马扎村屯。自黑龙江左岸一直抵达黑龙江三角湾,在20~30俄里地区分布着许多村屯。这些村屯多数实行村屯管理制度。
中国一侧是数百俄里的黑龙江右岸,由于清政府限制内地向东北地区移民,使黑龙江右岸人烟稀少。这些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哥萨克,他们选择的目的地主要是漠河以南的老沟地区,这里有一条流入额尔古纳河的支流,这条小河的长度大约为25~30俄里,宽度大约为20俄丈,狭长的河流谷地蕴涵着丰富的黄金。进入中国境内的俄国人对这条河进行了洗礼,称其为“热尔图加河”。
从1884年冬季开始,几乎整个西西伯利亚都听说了在中国某个地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热尔图加河上发现的新加里福尼亚和传说中的宝藏的事情。甚至传说在这片神奇的河谷谷地上,到处都是俯首可得的宝藏,“拣起苔藓都是金子”,似乎只要到了那里就能轻松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为实现暴富的梦想,不同阶层的俄罗斯人、鞑靼人、布里亚特人、朝鲜人,和中国境内不同民族的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向那个传说中的神秘宝藏。在1884年的冬季,在这个原始荒漠的河床的河岸边,由不同民族拼合的“热尔图加共和国”就此建立了。
从1884年开始,在老沟金矿,俄国“招工四千余名,造屋七百余间,立窑五百余所,工商列居”。根据俄国财政部编《满洲通志》记载,老沟金矿全盛时,矿工达1.5万人,其中有俄国人0.9万人,包括哥萨克、矿丁、工人、逃犯、退役军官、传教士、商人、西伯利亚土著和无业流民等,其余为中国、朝鲜、德国、法国、美国和犹太人。
“热尔图加共和国”为了使采金活动得到保证,组织各方集会,成立“采金事物所”,由俄人谢列特金任事务所总首领。所下分5个区,统辖700余个“作业组”。“热尔图加共和国”设立统治机构后,又制定“法律”,征收捐税,建立150人的“武装”,以及教堂和其他公共设施。于是,法律、税收、武装、东正教与采金活动结合起来,建立起较完整的秩序,在其基础上建立起“热尔图加共和国”也被称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
为了规范这里不一样的种族的居民,“热尔图加共和国”将其居民和地块进行了划分,选出8位长者——4名中国人长者和4名俄罗斯人长者,同时制定了相关行为规则,公布与众,警示人们严格地遵守。“热尔图加共和国”具有自己的行政和执法部门,由选出的长者组成,后来增加了法官和财务管理人员。政权机构的代表增至12人。整个矿区最初被划分为3部分,后为4部分,在共和国结束时为5部分,选举一个最高首领,作为“总统”或者是“主席”,掌管一个刻有“热尔图加矿矿长”的金印。最高首领管理整个矿区,另有5位长者和5位被选举出的法官分别管理5个分矿区。长者的官印为白色并刻有“热尔图加矿区长者”;5位法官的职权是管理和处理有争议事情或者要求政府妥善协调处理的官司;掌管财务的人员管理社会的金钱和财富。所有不重要的事情由长者实施和决定,更为复杂或者有争议的事情由法官处理,但是更重要的事情要由矿上最高的首领参加处理。在很重要的情况下,如关系到整个社会或者整个矿区利益的时候,其处置的条件、管理或者生存等,要聚合民众解决,例如,对案件的审理,对社会资金的清查等。
“热尔图加共和国”的房屋中有地板和炉子,适应这里的冬天。街道和小巷,不成体系。
这里还建有小酒馆、酒吧、小店、医院、宾馆、浴室等,1886年前夕、在最繁盛的时期小酒馆、酒吧、小店达50家。这里的金矿层厚度不超过数俄丈并且储量相当大。被开采黄金很多,最初的时候,一天的洗金量为30磅到1普特,一般可从100普特的矿石中淘选1磅到1.5磅的精黄金。被挖掘的矿区向远处延伸了很远,大约为5俄里。研究之后发现,谷地黄金矿区部分一直延伸到河流,大约有15俄里,宽度为100俄丈,地貌完全被破坏了,所有的地方都被掘开,或被炸开。采金工作不是正常的挖掘,简直就是挖坑,采金者都迫不及待地想得到财富,四处是耸起的土堡和被挖掘的散土,遍地散落着急忙漂洗的黄金矿的散沙。应该指出,事情发生在冬季,当土还是冻结的时候,矿场里的穿脉巷道还没有固定结实,坑道依靠冻土勉强支撑着。洗金是最原始的方法,水槽和美国式的转筒筛;洗金所需要的用水,主要是依靠从热尔图加左岸河水和泉眼水,用加热的石头融化冰这种简单的方法取水。老沟的黄金用这种方法开采了很多,这完全是一种掠夺式的、破坏性的开采。终于,矿区很快就走向了枯竭。
采金者的生活很单调,繁重的劳动使他们一有空闲就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宣泄,而毫不吝惜辛辛苦苦赚来的钞票。在1884年,普通工人一天的收入为5~8卢布,此后收入会降低,在3~5卢布之间波动,但这并未影响到他们在小镇的寻欢作乐。在嘈杂混乱的小酒馆、小吃部和旅店里,伴随着三角琴、手风琴声,工人们和着节拍狂野粗俗地大喊大叫,洗尽一天的疲劳。热尔图加大部分居民大多将开采的黄金很快就脱手了:黄金从口袋拿出来,就像烟草一样,成绺地拿出一小撮,放在破布或荷包里,交换为商品和粮食。4卢布的佐洛特尼克,在换成金钱的时候仅为3卢布60戈比,商人和投机商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暴利。
到1885年底,俄人开采黄金400普特(注:普特是俄国的计量单位,一普特大约合现在的16.4千克),俄官方通过“散兵线”和“金块收买事务所”收购66普特黄金,其总数不下500普特,对金矿的原始开采和破坏是十分惊人的。在中俄伊梨交涉和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决定通过交涉,和平解决俄人开采漠河地区黄金问题。
188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开始令黑龙江副都统诺们德勒和尔派遣佐领色登吉尔嘎勒率人到漠河入山调查,警告俄国人,中国官吏“以越界违约,再四开导,令其出山”。俄方拒绝撤回。同年8月,黑龙江将军文绪令兴安城总管穆克德布牌官兵到漠河山中搜查,发现当地俄人竟有4000余名。在了解漠河金矿的情况后,清政府一面加紧与俄国交涉,一面通知黑龙江将军衙门做好驱逐准备。将军衙门令布特哈总管拣派熟悉道路佐领1员,兵勇30人,入山伐木架桥,使“如俄人久聚不散,必须临以兵威时”,运兵转粮,“驰骋便利,无虞阻滞”。
迫于压力,1884年六七月间,俄国阿穆尔总督科尔弗再次发布通告,声称禁止俄人过江采金,禁止运送粮食和华人入山,并通知海兰泡俄官派员前往漠河劝阻俄人,又派瓦西里任办理金厂事务委员,将俄人“全行唤回”。为此,沙俄虚张声势,使总理衙门信以为真。俄方唤回部分俄人之后,即称剩余俄人是“不服官管”的“无业匪徒”,不再过问,对来往商贾亦不加以限制,向矿区物资供给不断。同时,沙俄于伊格纳斯依诺屯设立黄金收购机构,专收金匪黄金,助长盗采活动。并对中国擒送的盗采俄人,俄官“任意释放”。俄方“办理金厂事务委员”,其人即是“暗中主持”盗采人物。到1885年年底,俄人盗采黄金400普特,沙俄官方通过“散兵线”和“金块收买事务所收购66普特,总数不下500普特”。沙俄对漠河金矿的掠夺是十分惊人的。
黑龙江将军文绪心存疑虑,立即派副都统成庆前往漠河监察俄人撤回的情况,并让他会同协领双福调集各卡官兵,又通知呼伦贝尔总管固伯里带练军200人前往漠河。同时派遣熟悉交涉的黑龙江城协领桂廉前往漠河协助,并设转运局,一旦交涉不成,趁势以武力驱逐,随时作军备接济。
8月6日,双福和布特哈佐领常云到漠河口英那里西站与俄方“办理金矿事务委员”瓦西里会面,双方用蒙语会商,“以各奉本国上宪束办金厂事务,务照条约商办。查明散出俄人400余名,又逐出华人1000名,因畏卡官查拿,当即发给执照,令过卡查验放行”。
对未离去的500名俄人、800名华民,双福再次敦促瓦西里:“该俄民等仍然势众”“并无欲散形远”。仍令其出山。
俄人“虽口允出山,尚有逗留之势”,事后查明,漠河山中仍有俄人1300余人。
俄官瓦西里宣称,“我们国之好人(指听命召唤的人,实际是欺人之谈)均唤出,现有无名匪人,并你们民人,合伙不出,系属另国地方,无进兵之例”。企图以此为借口,“俄站各官因之亦不管”。此次驱逐不彻底,致使金匪复聚,继续盗采不止。
8月下旬,科尔弗从赤塔带着50普特黄金,返回海兰泡时,曾在依戈那申山岸逗留,中方官员闻讯,前往要求科尔弗将俄人唤回。
科尔弗了解清廷国力衰微,不一定有能力前来征剿,就腆着肚子狡辩说,“闻得散俄人,不服官管,事关中国境界,碍难经理。总由贵国任使驱逐,方属合适”。
8月28日,清廷派协领寿庆率领所调各卡官兵到漠河口,与先期到达的双福、常云等密切配合,由双福统一指挥,暗暗切断了“热尔图加共和国”的进出粮道。双福与俄站官联系,由俄方进山通知,“说现有大兵前来,令你们俄人赶紧出山,否则决不宽恕”。俄方这时也得到消息,知道清兵已经开至此处,再不敢蒙混,赶紧通知谢立对吉挪撤出。谢立对吉挪咆哮说自己手下有军队,可完全抵挡清兵。但这消息一传开,当晚就有大批俄罗斯人逃离了这是非之地。
9月1日黎明,金匪纷纷由马扎尔道出山,逃回俄境。官军将房屋700余所、地窖500余所全部焚毁。9月15日,忽有俄人200余人,从讷钦哈达强行闯入。总管固伯里接到漠河口寿庆报告后,即令练军迅速奔赴漠河。24日,固伯里与桂廉带兵80人进山查看,发现金厂已聚俄人千名,修复木房百余间。协领桂廉向俄站阿达满(意为站长或屯长)理论,阿达满不听管理。当分兵看守,调兵进剿,俄国阿达满恳请电报致俄酋固毕尔那托尔候示,令将好人唤回,一时不能出尽,请求缓六七日,如奸匪再不出山,任凭查办。总管固伯里接受了俄方要求。不久又有4名俄商,在俄站怂恿下,带800名俄人“张帜持械”,由依戈那申和讷钦哈达两路窜入金厂,并“列队放枪”,向清军。清军兵分3路掠下白旗1杆,缴枪16杆,俘获俄人343人,押解出山,交给俄站官接收。至此,沙俄殖民者在漠河地区非法经营的“采金事务所”被彻底摧毁。
至此,“热尔图加共和国”灭亡了。“热尔图加共和国”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曾在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英国和美国引起一时的轰动,但俄国史和中国史中少有记述并极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沙俄的黄金殖民地王国——“热尔图加共和国”被粉碎后,俄罗斯金匪的盗采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许多淘金汉隐匿于条条沟系之中,只待官军一走,小股采金队立即现身,继续越境盗采。
来源:1《黑水文明研究 第一辑》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作者: 胡凡 王建中
2.《黄金史诗》作者:孙喜军,赵耀宗著.一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7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