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bob综合最新版下载官网!
客服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气象局关于印发《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的通知

发布人:bob综合最新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1-08 16:07:14  浏览 301

  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基础,是气象总实力不断的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气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发展梦想。

  推进气象现代化贯穿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持续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实力明显地增强,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体系,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现代化道路。《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颁布实施后,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象总实力显著地增强,气象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将保持中快速地增长并更看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加快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确立,国家全面改革深入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气象服务需求领域更广,这些将为建设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提供更强劲的动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气象科技发展更加迅猛,以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主导的科学技术进步将更为丰富气象现代化的内涵。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趋势明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保障气候安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对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求更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日渐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依然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矛盾,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依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气象软实力不强,科技支撑能力明显不够,气象核心业务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问题依然突出,全方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很大。

  本纲要面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结合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实际,明确了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奋斗目标,展望了2030年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主要任务。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方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公共气象发展趋势,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发展智慧气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建设气象强国,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需求牵引,服务为本。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工程,突破核心业务技术,重视前瞻性基础研究,推进科研业务深层次地融合,强化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营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

  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从注重发展规模、硬件建设转向更加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队伍素质提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主要依靠政府和气象部门力量转向全面利用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展气象事业。

  依法推进,统筹协调。依法发展气象事业,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注重地方气象特色,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气象事权与支出责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破解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激发气象发展活力。积极主动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外交流合作,推进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

  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和科学高效的气象管理为一体的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关键领域气象核心技术实现重点突破,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智慧气象,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

  ——高效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内涵更完备,法治化程度更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化运行,气象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公众全覆盖。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共气象服务多元供给格局逐步形成,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气象灾害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城乡普及,公民气象科学素养明显增强。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85分以上,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科学有力的气候变化应对支撑。围绕气候安全保障和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战略部署的决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气候变化事实分析、检测归因及地球模式研发等关键科学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具备对中国和亚洲区域气候变化进行系统监测、预测和综合影响评估的能力。初步建成中国气候服务系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能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国际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制度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

  ——综合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全面实现观测业务自动化,逐步实现天空地基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探测能力,基本实现大气三维综合状态(准)实时获取能力,初步实现部门主导、行业协作、社会参与的观测与保障体系,观测准确度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完善无缝隙、精细化、格点化的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暴雨预报准确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台风预报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体系,提升精细化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水平。

  ——高度集约共享的气象信息化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涵盖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全链条、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网格化气象信息服务能力,建成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体系,为实现智慧气象提供坚实保障。

  ——坚实有力的科技人才保障。气象业务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点突破,科研业务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气象人才素质稳步提高,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科技影响力显著提高。创新团队在国家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若干团队入选国家级创新团队。人才队伍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持续优化的气象发展环境。逐步健全和完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配套、内容完备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气象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气象标准完备率达85%,应用率达90%。气象行政管理体制及相应的财务体制进一步完善。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政策环境优化,依法履行气象职责基础坚实,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明显增强。

  到2030年:全国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全面建成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业务能力。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产品的时空分辨率更加精细,天气气候一体化的无缝隙监测预报预测业务更加完善,气象服务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全面建成科学高效的气象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争先、优秀人才辈出、气象法治完善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手段、传播渠道及影响区域全覆盖,国内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在全球气象灾害预警、气候服务、空间天气、卫星气象、航空气象、应急响应等领域建设若干世界气象组织区域专业中心。具备全球规避气候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一体化的地球系统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形成完善的国内外气象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资料同化、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资料质量控制及再分析等三大业务核心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发展建立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系统。气象服务业务能力明显提升,预报预测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建成科学高效的气象管理体系。适应科技创新与优秀人才成长要求的政策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气象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发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主导作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创新乡镇、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与服务保障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气象防灾减灾社区(村)建设,发挥社区组织和公民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规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和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业务,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开展台风、暴雨、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定量化风险实时评估,依法加强对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推动建立气象类巨灾保险制度。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建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管理规范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依法明确大众媒体和有关企业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创新服务手段,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在满足公众普适性气象服务需求基础上,推进个性化、交互式、智慧型、基于位置的智能气象服务,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将气象服务纳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气象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和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加强面向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大力发展面向农业、交通、环境、卫生、海洋、航空、航天、能源、林业、水文、旅游、物流、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气象服务。将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伴随式的专项气象服务。

  公民气象科学素养。加强和改进气象科普工作,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气象科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增强公民气象科学素养和气象防灾自救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气象科普宣传纳入义务教育。加强气象文化设施和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改进和丰富气象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气象科普工作的覆盖面。

  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发挥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制度。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建成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强化对全社会气象服务的支撑。培育气象服务市场主体,激发气象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发挥气象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气象服务市场培育。制定和实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推进国有气象服务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气象服务企业和非盈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发展,保障其在设立条件、基本气象资料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培育和发展气象服务市场中介机构,开展气象服务知识产权代理等社会化服务。优化气象服务市场发展环境,制定气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政策,建成基本气象资料数据共享平台。实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

  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制定和完善气象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气象服务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气象服务标准化管理。建成气象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完善监督制度。强化气象服务市场监管职能,实现气象服务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常态化,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认识。推进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事实、驱动机制、关键反馈过程及其不确定性等的研究,着力提升地球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的研发应用能力,集中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检测归因、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多源数据融合与质量控制、极端事件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上,形成一批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科技成果。

  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监测预估。做好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与预测预估,加强对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大气成分的监测分析,建立综合性、多源式的观测平台,加强资料共享,形成包含大气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水圈的立体、开放、交互的中国气候综合监测系统。

  中国气候服务系统。推进传统气候服务与各行业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围绕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建设以基础综合数据库和气候模式系统为支撑,以农业与粮食安全、灾害风险管理、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优先领域的气候服务系统。加强国家、区域、省在气候服务上的分工协作,发挥北京气候中心的作用,为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框架的实施提供成功范例。

  气候变化评估。发展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模式,围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森林碳汇、生态环境、大型城市(城市群)生命线系统、人体健康和旅游等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的影响开展评估。推进气候变化相关标准建设。建立重点领域评估报告的滚动发布制度,提升气象部门参与国际、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评估的能力和影响力。

  气候承载力与可行性论证。以促进城镇空间布局合理均衡为出发点,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地域重大工程、城乡规划和安全运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太阳能和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充分发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单位作用,积聚跨部门智库资源,围绕气候安全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内外战略部署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决策支撑。积极参加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建设,提升科学支撑水平。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布局。建立包含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生态福祉功能的气候承载力评估框架。建立和完善以城镇化气候效应、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等为重点领域的国土气候容量和气候质量监测评估,为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气象服务。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提升对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生态区域的气象监测能力。建立生态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大气污染、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等生态安全事件的气象预警。强化生态气象评估和生态安全气象保障。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气候资源精细化评估和规划。对重点地区进行区域高分辨率普查,形成完整的气候资源数据库。开展精细化气候区划,推动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和评价应用。加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经济开发潜力的评估。

  人工影响天气。完善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和地方各级组织领导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国家级和区域中心建设,强化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科技支撑,建成统筹集约、协作有力、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标准体系,实现作业的全流程监控。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障以及重点领域作业服务工作,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对生态建设的服务保障能力。

  气象服务技术。发展高分辨率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建立能够精准响应用户请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发展基于影响和风险的预报预警和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技术,研发集气象灾害区划、灾情收集与监测、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灾害风险转移以及气象防灾增效服务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发展气象服务数据集成和挖掘技术,构建时空精细化、多要素、无缝隙的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云平台。发展面向新媒体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技术,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体系。

  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建成国家级和区域环境气象数值模式系统,实现环境气象模式系统的气象模式-污染源模式-化学模式的协同发展。强化空气质量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业务。推进农业气象定量监测,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短期预估和粮食产量趋势预测,提高面向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的气象服务水平。发展全球海洋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强化近海、江河湖泊大风和雾监测分析及预报业务,加强水上强对流天气预警业务。集约发展面向流域水文、国土资源、林业、交通、卫生、旅游、能源等行业用户定量精细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

  数值预报模式。发展全球/区域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等核心技术,改进全球和区域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业务系统,完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面向次季节-季节-年尺度的海-陆-冰-气耦合的高分辨率气候预测模式。建立耦合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过程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建立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

  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实现集约化预报业务布局,完善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无缝隙、格点化、精细化、定量化的现代天气业务,建立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完善融合大数据应用的专业化、智能化预报技术体系和预报系统平台,强化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发展海洋、环境、航空、空间天气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展基于多源融合数据的全球气候监测诊断业务,发展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提升气候基本要素、气候现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测和展望能力。推进天气气候业务一体化发展。

  综合观测业务。发展天地空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综合观测技术,研制新型观测设备与方法,实现自动观测、设备自检定和数据流传输。完善天气观测网功能,建成稳定运行的高精度基本气候变量观测站网。优化和完善气象雷达观测网和风云卫星组网观测,完善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本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推进建设重点应用领域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统筹应用社会化观测资源,加强数据资料共享。发展观测数据在线质控及预处理技术,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率。

  站网布局与保障支撑。构建科学的站网设计评估系统,评估和优化站网布局,加强不同观测方式与观测系统的统筹协调,建成功能齐备、技术先进的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开展观测系统性能和业务运行模式的综合评估,实现综合观测业务集约化发展。建成信息化的装备保障业务,建立观测系统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观测系统计量检定业务,提高计量检定能力。

  信息化业务布局。建立业务运行和气象管理的信息化扁平业务体系。按照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和统一管理的集约化气象云平台,形成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培训、政务管理等的“云+端”应用模式,提升气象信息化技术水平。

  业务应用和科学管理系统平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等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业务应用和科学管理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

  基础资料业务技术能力。优化气象资料业务流程,健全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提升资料处理和分析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资料质量。突破卫星、雷达等多源数据融合、资料同化等关键技术,建立基本气象要素长序列数据产品、卫星长序列数据产品、均一化数据产品以及卫星、雷达等多源资料融合数据产品,推进全球及区域高分辨率大气和陆面过程再分析,形成多圈层、多要素、长序列、高分辨率、高精度、高质量的气象数据产品。

  数据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统一数据编码和格式标准,加强气象数据资源整理编目。制定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建立和完善相应监督管理政策制度,加大气象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共享力度。建立气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间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机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满足跨学科、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及信息服务的需求。实施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构建标准化的气象行政管理信息资源库,实现政务数据的深度共享、集中可用。

  政务管理基础平台。建立横纵贯通的管理数据共享及协同机制,发展国省两级决策支持应用基础平台,汇集各类行政管理基础数据及决策所需的业务管理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改进国省两级气象政府门户网站,满足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准确的政务信息发布、依法行政网上审批、与地方政务办公系统协同审批、互动交流、宣传科普的需要。

  基础信息设施。提升全国气象广域网络传输能力,扩充气象云平台网络传输能力。充分的利用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不断促进气象专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深度融合。开展物联网、“互联网+”业务应用,引导气象观测与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构建适应新业务格局的运行维护体系,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标准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气象部门信息安全责任制和气象应用安全准入制度,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完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各类气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建成国家级气象业务应急备份中心,提高气象业务应急备份能力,满足气象业务与服务的连续性运行要求。

  实施国家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工程。围绕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以及天气气候一体化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集中资源,凝聚力量,组织协同攻关,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领域科技创新水平。

  组织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面向国家发展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气象现代化要求,组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开展前瞻性研究。重点组织台风、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预报、中期延伸期预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测等关键领域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气象监测预报、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重点领域研发,形成一批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系统。组织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及数据融合应用等前沿领域研发,推动传统业务服务升级。推进全国共性业务平台的技术革新,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的升级,重视气象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完善气象科技体制机制。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协同开放的要求,完善科技资源、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业务应用有机统一、协同发展机制,围绕业务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资源。强化业务单位技术创新与应用主体地位,增强科研院所支撑引领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完善区域协同创新和共性技术协同发展机制。统筹建设气象科技基础条件设施,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通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能力转化通道,提升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

  营造气象科技创新环境。健全以科技突破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技奖励激励政策,引导和激励创新主体、科技人员围绕气象现代化核心技术突破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气象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创新环境。

  加强全方位开放合作。健全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基本气象资料开放清单。创新合作模式,强化联合研究平台和机制建设,搭建良好合作环境,推动气象行业内、部门间、气象与相关行业间的技术、平台、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共赢的多边、双边气象交流合作。参加并在部分领域引领气象相关国际活动和计划。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组织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和气象援外工作。促进气象技术、装备、服务参与国际竞争。

  气象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积极营造优秀人才尽展所长的人文环境和良好氛围。

  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研发、业务一线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引才和引智的效果。完善东西部人才交流机制,加强面向艰苦基层台站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人才培养力度,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造就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发挥好团队集中优势攻关和人才培养的作用。推进气象人才工程建设,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

  气象教育培训。紧密围绕气象现代化需要,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教育培训。健全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促进气象教育培训管理流程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提升适应现代气象人才知识更新需要的培训能力。推进国家级干部培训学院、培训分院、省级培训机构及海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培训业务平台建设,发挥培训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发、推广与应用中的平台作用。推进气象教育与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的作用,加强气象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升气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法律和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气象法治建设进程,坚持立法先行和立改废释并举,加强气象立法的顶层设计和前瞻研究,完善气象立法项目储备制度。着力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气象信息服务等社会关注度高、气象改革发展急需、条件相对成熟的立法项目。健全促进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形成以气象法为主体,由若干气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气象法制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增强气象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级气象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不断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坚持依法决策,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努力提高气象普法实效,推动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气象法治环境。

  气象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标准,实现气象标准在基础业务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全覆盖。建立健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加大对相关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进我国优势、特色领域气象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

  气象标准质量。建立健全科技与标准互动发展的机制,强化气象标准的科技支撑,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完善和优化气象标准制修订程序,强化标准的质量控制,提升标准适用性。加强对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考核,不断完善部门内外高层次人才多元参与气象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

  气象标准应用。建立健全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考核和管理工作体系,以标准为手段促进职能转变。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实施监督及评估反馈机制,推行“执行标准清单”制度。加大气象标准宣传贯彻力度。

  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任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气象治理创新。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开放、多元、有序的气象服务体系。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集约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驱动和支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气象管理体制,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等职能。

  顶层设计。紧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做好气象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影响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加强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财政保障。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明确气象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

  政策扶持。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和清单。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气象现代化建设。

  党的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弘扬气象人精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全方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版权所有:bob综合最新版下载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 RESERVE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新峰路269号14幢-3号厂房 电话:0512-65649796 手机:18051112218 邮箱:sz@ligaosz.com
苏ICP备17063611号-5

扫描微信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分类
电话咨询